消逝的農村

超值推薦-消逝的農村

消逝的農村網友評鑑5顆星

這是網路上最便宜的 在此介紹給您

博客來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分類限量出清

  • 定價:220
  • 優惠價:7154
  • 優惠期限:2014年04月02日止

  • 消逝的農村

    在網路上爬文好久 終於找到[消逝的農村]的詳細介紹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鑑,獲得創作贊助金

      《消逝的農村》可以視為作者劉菊英女士(筆名六月)一家人的傳記,而她這家人則是傳揚客家本色的一戶典型農家。這本由四十四篇短文連綴而成的家族傳記,它歷經了作者幼童時代起算至大學時代的漫長歲月,而就其內容而言,本書的焦點則幾乎完全放在可以映照客家文化特色的家族生活細節上,其中又以農家各種生產活動─包括犁田耘地、插秧、除草、噴灑農藥、割稻、晒穀、放牛、種菜、煮飯、打柴、種香蕉、採收甘蔗、燻菸葉、撿拾蕃薯、養豬隻雞鴨……等為故事的主軸,其他有關衣食住行育樂的篇章雖然所占的篇幅少得多,卻也成為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少數。

      全書分五輯。分別就作者本身的家庭、農事、家事、農村生活風情、年少生活等面向,描繪農村生活。本書不僅取材範疇涵蓋客家農村的諸多層面,而且整體架構堪稱條理分明,故能格外增強故事題材及其發展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基本上,作者抱著深深懷舊的心情,運用寫實的筆觸,將她記憶中許多耕農體驗的往事再現出來。許多往昔的事物情景以今日眼光看來都已顯得遙遠或特殊─例如用牛屎敷平禾埕以便晒穀、上便坑用竹片刮屁股、在農戶寄賣家常用的成藥包、藥商利用夜間雜耍表演在農村巡迴賣藥、刮除飯鍋底部累積的黑灰、以及靠牛犁田拉車……等,令人閱讀之餘,不禁要慶幸台灣農民記憶中這些真實的點點滴滴都在作者筆下留下了清晰有趣且深具意義的紀錄。

    作者簡介

    六月

      本名劉菊英,生於新竹新埔鎮,長於高雄旗山,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郵報廣告主任及聯合報系中國經濟通訊社發行中心經理。1981年始握筆從事業餘文藝創作,著作曾獲省新聞處優良作品出版甄選獎、高雄縣文化中心文藝作家作品集甄選獎,《惜情》及《去玩》二書分別入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編選的適合國中及高中學生閱讀的100種好書之一。

      1998年以《天色漸漸光》一書獲高雄縣第二屆鳳邑文學獎散文類首獎。1999年獲得旗山鎮蕭乾源文化獎。同年自中經社自請退休,專事寫作,曾任吳濁流文藝營、國軍文藝營、銘泉寫作班等作文指導,及第三屆鳳邑文學獎、長榮女中文學獎等評審。2004年《農家妹子》一書的書寫計劃,通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鑑,獲得創作贊助金。文采以平實、諧趣及富人情味見稱。


    ...繼續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j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